河院故事

【乡村振兴路上之二】每个母亲的心里都住着她的儿女 ——第一书记徐金平的驻村故事

来源:河池日报 编辑:肖佳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7-07 浏览量:

“住在村委会办公楼隔壁的蒙奶奶,有事没事都爱到这里和我唠嗑,蒙奶奶说的本地壮话,我连听带猜大概听懂一半。”徐金平说,他说的普通话,她可能也听懂一半。就是这样的一半一半,也不影响他们彼此间的交流。她喜欢找个由头到村委会来,送一把青菜,或问个什么无关紧要的事。反正只要大院的门开着,她就到院子里溜达,见到徐金平就满心欢喜地打招呼。

徐金平为人低调,衣着朴素,如果不特意介绍,人们会以为他就是一位普通的乡村干部。其实他是河池学院的教师,安徽安庆人。2021年4月,单位选派他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川山镇乐衣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他不会讲壮话,跟村里一些老人沟通大多靠手语和表情。他说和老百姓打交道,只要脸上带着微笑,就不会碰到什么尴尬的事。

蒙奶奶的行为有点异常,徐金平不知道她为什么总喜欢往村委会跑。

通过了解才知道,蒙奶奶40多岁守寡,一个人把孩子拉扯大。现在她自己一个人住在老屋,大儿子住隔壁,二儿子外出务工,女儿远嫁桂林。大儿子每月给她20斤米,平时少有语言交流,更没有嘘寒问暖。村里也没有人愿意搭理她,觉得她性格古怪孤僻。

村里有人说,她做老人没有老人的样子。她身体还利索时,和小儿子居住,帮小儿子干活带孩子,理应由小儿子奉养。现在小儿子全家去柳州打工,老人有时懒得架锅做饭,就上老大家舀一碗,老大媳妇就给她脸色:“你为什么不跟他们到柳州生活去!”

一天中午,她又来到徐金平的办公室门口,天气很冷,徐金平让她进屋坐下,给她倒了一杯热水,问她女儿来电话了吗?小儿子现在情况怎么样?她只是一个劲地摇头。徐金平又问:“您吃饭了没有?”她没有回答,突然就呜呜地哭起来,像个委屈无助的孩子。这情景让徐金平不知所措……

等情绪平静后,她对徐金平说,从来没人问过她吃饭的事,没有人关心她的死活……

徐金平说,您儿子可能不善于表达,他们还供养着您呢,怎么不管您的死活?他们也不容易啊!

徐金平到厨房煮了一碗鸡蛋面端给她。那天,他们像久别的母子一样聊了很久。

她说,她已经十多年没到街上了,想买一双棉鞋。因为山路弯陡,人家嫌她是老人,司机不愿意搭载她。他儿子也放话:谁带她出去,出了事谁负责。

送走了蒙奶奶,徐金平陷入了沉思:母子不和,事出有因。如何化解?做儿子的应该主动认错,这是和解之症结所在。

有一天,徐金平对她说:“蒙奶奶,今天我去木论街买菜,上次您说要买棉鞋什么的,我载您去吧。”

她说:“真的,带上我?不怕别人说闲话?”

“能有什么闲话啊!您放心。”

蒙奶奶显然非常高兴,她回家换了一身新衣裳,脸上泛着孩子似的微红羞赧。徐金平扶她上了车。她说她从来没坐过小汽车。

徐金平担心她晕车,车窗半开,而且车速控制在30码左右。乐衣村到木论街,10多公里山路,正常开车,就是半小时的车程。因为蒙奶奶晕车,走走停停,耗了一个多小时。

蒙奶奶说,好久没赶集了,现在街上全是亮亮的玻璃门窗,圩亭宽敞,都是洋泥路(水泥路),变化好大啊。那天,她买了棉鞋、棉衣、棉裤、袜子,还买了4个苹果。上车时,她把苹果硬塞给徐金平。徐金平知道,这样的好意不能拒绝。

后来,徐金平还开车带她去附近的下南街、川山街转了一圈,她居然不晕车了,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

她说,她是个苦命的人,5岁时,母亲就病逝了,好不容易嫁了个男人,男人也命不好,中年时就离世了,丢下自己和孩子,生活穷困,遭人瞧不起,好不容易子女长大,又各奔东西,唉……

“蒙奶奶,您别这么说,您儿子其实心里都想着您哩,供您吃穿。为了养家糊口,他们打拼过日子,不容易,您就大人大量。”

回来后,徐金平和帮扶干部去蒙奶奶的大儿子家走访,聊家常,了 解到她大儿子对母亲埋怨的缘由:“她做事不公平,总是宠着弟弟,分家时一把锄头都没有给我留下。”

徐金平说:“做儿子的,也不必计较老人家的陈年旧事。我知道你尽了儿子的责任了,现在就差几句好话。明天晚上,我上你家喝酒,欢迎不?”

“当然欢迎,难得有干部来家做客。”大儿子很爽快。

徐金平说:“我有一个条件,你必须亲自去请你母亲一起过来吃饭。”

徐金平知道当地人生活虽然不富裕,但他们很热情,要面子,男女都喜欢喝一杯。

第二天晚上,徐金平拎了一盒蛋糕,对村里的几位老党员说:“走,咱们喝酒去。”徐金平是从帮扶手册上知道这天是蒙奶奶76岁的生日。进门后,他对蒙奶奶说:“这是您大儿媳委托我给您订的蛋糕。祝您生日快乐,寿比南山!”蒙奶奶的眼里泪光闪闪,她说自己的生日也配得上吃这么珍贵的蛋糕!

席间,蒙奶奶大儿子给她夹了一块鸡胸脯肉,还说了道歉的话。蒙奶奶泪眼婆娑:“我不怪你儿子,是我做得不好。”

母子多年的心结打开了。从来不喝酒的徐金平,那晚喝醉了。

是的,每个母亲的心里都住她的儿女。蒙奶奶的心里住着一个完美儿子的糅合体——儿子的勤劳朴实和驻村第一书记的善解人意。

(作者:韦静宁)

河池日报:https://h5.newaircloud.com/newsepaper/10170_115152_1438894_hcrb.html?pSlide=0&layoutSlide=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