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以青春之我 赋能乡村振兴】“挺”膺担当破困局,“龙”跃沃土建新功——记我校驻环江明伦镇吉祥村第一书记黄挺龙

来源: 编辑:罗冬雨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5-09 浏览量:

【编者按】当春风轻拂山岗之际,河池学院的驻村第一书记与工作队员们正将论文写在大地上。从三尺讲台到阡陌纵横,他们以学科专长浇灌乡土根系,用创新思维点亮田野星火。在乡村振兴这幅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中,这些青春的身影既是执笔绘梦的丹青手,更是躬身入局的剧中人。本辑特别推出“以青春之我 赋能乡村振兴”专栏,让我们循着沾露珠、冒热气的奋斗足迹,共同品读那些浸润泥土芬芳的青春诗篇。今天,我们走近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明伦镇吉祥村驻村第一书记黄挺龙,一起聆听他的故事......


驻村七百多个日夜,黄挺龙以“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感扎根明伦镇吉祥村。他聚焦筑牢基层堡垒、深挖产业潜力、厚植民生根基,探索“党建+产业+治理”融合发展模式:新建标准化党群服务中心,打造生态果蔬种植基地,构建防返贫动态监测网络……如今的吉祥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集体经济稳步增长,群众幸福感显著提升,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生动样本。

夯实阵地根基,激活振兴动能

村委楼是村级组织办公与开展活动的关键场所,其状况直接关系到基层工作的开展。吉祥村的村委楼始建于1995年,历经岁月洗礼,墙体灰层脱落,钢筋外露,砖头多处掉落。每逢雨天,屋顶渗漏严重,虽历经6次修缮,仍无法满足正常办公需求,一楼被迫闲置,二楼部分办公室也因漏水无法使用。村 “两委” 干部与驻村工作队员只能挤在仅有 40 多平方米的会议室里办公。

黄挺龙深知村委楼对于村级发展的重要性,自进驻吉祥村起,便将改善办公环境作为首要任务。他拆除原村委办公楼房,将办公室临时搬迁至吉祥村文化活动室。随后,积极奔走,多方筹措资金12万多元,对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明伦镇吉祥幼儿园闲置办公楼的二、三楼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的场所,党群服务中心、办公室、会议室、档案室、公共卫生间等一应俱全。同时,他购置了新的会议桌,配备电脑、牌匾、窗帘、办公耗材等,并协调广电、电信公司接通网络。办公环境的显著改善,有效提升了村级组织的运转效率,激发了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的工作热情,为组织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能人引领产业,拓宽增收路径

为帮助村民增加收入,黄挺龙致力于扶持村级特色产业,借助能人的带动作用推动产业发展,为村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吉祥村的黑木耳种植产业颇具潜力,黄挺龙通过多方筹集资金、主动拓展销售渠道、积极开展代购代销业务、全力申请相关项目等方式,大力推动产业发展。

2024 年,合作社种植地栽黑木耳 50 万棒、棚栽香菇 2 万棒、标准化方舱架栽秀珍菇 5 万棒。合作社负责人蒙桂有满怀欣喜地说:“今年菌棒长势良好,预计产值能突破 100 万元。” 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需要更多劳动力参与采摘、管理等工作,村里的留守妇女获得了大量务工机会。她们每天的务工收入可达 150-200 元,收入的增加使她们能够改善家庭生活,如提升饮食质量、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等。

访民情汇民意,办实事促发展

为推动乡村发展,黄挺龙驻村伊始的3 个月里,不辞辛劳,逐户走访了全村 15 个自然屯、28 个村民小组的 869 户人家,深入了解村民在道路、水利、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他组织召开 21 场征求村民意见会议,收集整理出 35 条宝贵意见和诉求,并据此制定了《吉祥村基础设施两年提升规划》,明确以 “修路、通水、亮化” 为重点的建设方向。

访民情知民意不仅为村庄规划提供了精准依据,还能及时发现并解决村民面临的困难。上华屯的蒙某某一家,配偶患病,孩子尚在读书,家庭经济负担沉重。黄挺龙了解情况后,迅速将蒙某某一家纳入监测户,并落实多项帮扶政策,包括提供公益性岗位、申请低保和产业奖补、争取教育和医疗保障等,有效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状况,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此外,访民情知民意有助于及时化解矛盾纠纷。黄挺龙在走访过程中,全面掌握社情民意,组织排查并成功调解16 起矛盾纠纷。通过深入了解村民诉求和矛盾根源,将问题化解在基层,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村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构建多元体系,提升治理效能

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黄挺龙带领村“两委” 构建多元治理体系。

健全制度规范,筑牢治理根基。黄挺龙组织制定了15 个屯的村规民约,对不符合村情民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条款进行修订。这些村规民约涵盖社会治安、环境卫生、邻里关系等多个领域,成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行为准则。同时,他制定并宣传《移风易俗倡议书》,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尚,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此外,推动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爱心超市,推行积分管理制度,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已有 125 人次成功兑换 9170 积分的物品。

规范岗位管理,提升服务质量。黄挺龙规范公益性岗位管理,强化责任落实。每月对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培训,内容涵盖岗位职责、工作技能、服务意识等方面。通过业务培训提升岗位人员的工作能力,通过日常考勤和年度考核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例如,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增设专职专岗公益性保洁员,每三天定期开展清洁活动。保洁员经过培训后,能够按照标准认真打扫村庄道路和公共区域,使吉祥村的环境卫生得到显著改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落实防贫政策,筑牢民生底线

黄挺龙严格落实“线上网络化,线下网格化” 政策,每月组织对预警名单、农村低保户、特困供养人员、低收入人群等开展常态化防返贫动态排查工作。两年来,共入户核实排查预警名单 126 人次,做到应保尽保。对于新纳入的监测户,他根据每户实际情况,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如申请低保、大病救助、帮助就业、落实雨露计划等。

在黄挺龙的不懈努力下,吉祥村基础设施实现重大改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村民们纷纷表示:“黄挺龙书记为我们办了大实事,跟着他干,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面对村民的夸赞,黄挺龙总是谦逊地回应:“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只要能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再苦再累也值得。”如今,他依然奋战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为吉祥村的未来发展精心谋划新的蓝图。(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