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河池学院“山谷讲坛”开讲

来源:文学与传媒学院 编辑:韦文韬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0-02 浏览量:

9月29日,文学与传媒学院主办的“山谷讲坛”在弘毅楼205报告厅开讲。茅盾文学奖评委、鲁迅文学奖评委、《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教授,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命题组专家、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莫道才教授,著名小说家、鲁迅文学奖得主田耳先生,著名散文家、校友何述强先生应邀参加开讲仪式,并分别作了《文脉沟通看世界》、《黄庭坚:一个时代的背影》、《文学准备期的自我训练》和《作为生命体验的经典阅读》的讲座。仪式由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欧阳珍主持。


学校党委副书记韦仕珍出席开讲仪式并致辞。她认为山谷讲坛的开设必将为河池学院师生搭建一个获取前沿动态、传播学术文化、分享知识思想的平台,更多地了解到新时代文化的最新发展方向和领略专家学者的风采,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舞台。


张燕玲从90后作家王苏辛的小说《白夜照相馆》说起,通过对小说的细致分析来说明文学与世界的沟通。她认为,我们只有传承文脉,才可能打开世界,沟通世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而一个人的成长要寻找适合自己心性的、引起共鸣的文脉。她还强调,作为批评家需要操守,需要良心,只有做好自己,言为心声,别人才会慢慢理解你。她表示,山谷讲坛的开设就像和尚撞钟,小叩小鸣,大叩大鸣,她期待听见鸣响我们文学钟声的那天。


莫道才娓娓讲述了黄庭坚贬谪宜州的一路行程,并分析黄庭坚诗词创作的心理路程。他认为黄庭坚奠定了宜州的文化底蕴,黄庭坚因为宜州而有了人生最后的阅历,创造了辉煌,宜州也因为黄庭坚而骄傲。讲座最后,他说,黄庭坚的背影让我们看到了文学家应该有的坚毅、执着、潇洒、旷达、乐观与自信,这也是黄庭坚给我们前行的力量。


田耳以自己成长的经历说明了文学准备期自我训练的重要性。他强调,一个作家的准备期有多长就决定了这个作家能走多远。他从阅读、思维、文类的选择、作品修改、广西文学现状等方面来谈。认为阅读有两种,一种是读书,一种是观察。所以要把阅读与观察、客观经验和自己主观的经历结合起来。在文类的选择方面,他认为要写自己最熟悉的东西,即使要虚构,在文学准备期还是要进行写实的训练。关于作品的修改,他说,写是做加法,而修改是做减法,只有在一种自虐式的疼痛中找到快感才算学会了修改。


何述强认为,只有在生命的层面上谈经典,才是经典。而经典一定是经过时间的考验的,要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必须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他细列古典诗词中的名句作为例子,并以自己二十多年读杜诗的经验来解读经典的魅力。他强调,要用我们的身心和生命去体验经典。他说,文理通明不是偶然的,所有达到文理通明的人无不是在无数个深夜里面用暗地里燃烧的激情在苦读。

讲座结束后,在座师生无不表示尽享了文化的大餐,对于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有着莫大的助益。

据悉,讲坛以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的别号“山谷道人”为题,意在纪念先贤,激励后学。公元1104年,黄庭坚遭贬谪羁管宜州,病逝于宜州。他寄寓宜州期间,写下了大量的诗歌和书法作品,为宜州文脉之所在。河池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特主办“山谷讲坛”,邀请名家学者到校开展系列讲座,意在通过名师的引导,带动全校师生关心关注文化的发展,以继山谷之文脉,彰显文学之特色。

讲座分别由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刘雨过、陈代云主持。(文传学院记者团:文/周君有 图/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