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我校院士工作站特聘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张大伟院士率科研团队一行到我校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并参加河池学院广西院士工作站进行揭牌仪式,学校党委书记韦安光及科学技术管理处、人工智能与制造学院有关负责人出席相关活动。


张大伟院士学术报告在弘毅楼1-205报告厅举行,人工智能与制造学院全体教职工以及学生代表230余人聆听了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学校科学技术管理处处长彭建盛教授主持。报告中,张大伟院士根据上海理工大学办学历程,结合我校工科专业学科建设、创新平台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交流。张大伟院士重点介绍超精密光学制造、太赫兹科学与技术、纳米光子学、超快非线性光学、医学光学等领域的前沿研究动态,展示了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及其在科技转化前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等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张院士的报告深入浅出,前沿高端又很接地气,大大拓展了大家的学术视野,也点燃了大家努力学好工科、科技报国的激情。



报告会结束后,张大伟院士、韦安光在实训楼共同为河池学院蚕桑智能装备与检测广西院士工作站揭牌。该院士工作站作为2023年新增建设的4家广西院士工作站之一,聚焦蚕桑方向的智能装备与检测技术领域和光电检测及机器视觉科研领域,以蚕桑丝绸产业的技术需求为导向,将通过联合研发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咨询服务、人才培养引进等多种合作形式,联合攻克蚕桑丝绸产业关键要素和共性技术,促进广西地方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助力地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揭牌仪式后,张大伟院士团队一行参观了人工智能与制造学院各学科实验室以及办学成果展厅。


下午,张大伟院士一行在科技处、人工智能与制造学院主要负责人的陪同下,赴宜州城西产业园的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林胜堂蚕具有限公司、宜州纤维检测中心等企业、单位进行实地调研考察,了解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状况,及其在技术支撑方面的需求等。
在学校的高度重视下,河池学院蚕桑智能装备与检测广西院士工作站得以落地建设,通过创新平台引智发展策略,有效利用地域独特资源,充分发挥院士专家的智慧引领作用,培养、引进和用好高层次创新人才,突破蚕桑产业关键技术制约,积聚创新资源,增强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加速科技成果在桂西北大地落地生根,快速转化为地域产业发展新优势,为中国式现代化广西河池篇章发挥积极的作用。(作者:陈军 拍摄:吴海娇、肖佳 校对:冉师虎 审核:韦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