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河池日报】在教学科研一线燃尽芳华

来源: 编辑:韦文韬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0-09 浏览量:

河池日报:http://hcrb.hcwang.cn/html/2019-09/30/content_200524.htm


他来自山西省沁县西汤乡的一个贫苦农家,凭借不断努力,摘得理学博士学位;

他舍弃高薪,毅然来到河池,扎根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育20余载;

他身患癌症,饱受病痛折磨,却舍不得离开讲台,一如既往坚守教学科研第一线……

他就是河池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王五生。9月15日清晨,他带着遗憾“走”了,永远离开了他钟爱的数学科研事业和三尺讲台。但是,他的敬业精神永驻师生心中。


从教30载,一片丹心献数学

王五生的追悼会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武维红仍然没有从丈夫去世的悲痛中缓过神来,坐在丈夫的书桌前,他生前用过的书本、草稿纸、钢笔依旧摆在原处。22年前,带着年幼的儿子跟随丈夫从北方来到这个西南小城工作的情景,她仍历历在目。

1960年10月,王五生出生于山西省沁县西汤乡西汤村一个农民家庭。1997年6月,他取得陕西师范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在此之前,他已经在山西一所中学担任数学老师10余年。

1997年9月,王五生以河池学院数学系引进的第一位硕士的身份来到宜州,开始在河池学院的工作生涯。他克服人员不足、经费紧缺等重重困难,带头搞科研、教学,将数学系一步步发展壮大。

工作之余,他从未停止学习的步伐。2004年,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并于2007年6月从四川大学毕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他脑子里装的全都是数学。有好几次炒菜,炒到一半,他突然想起什么数学公式,就跑到书房里记下来,等回过神来,菜早就糊了!每次回老家,他都扛着一个编织袋,经常被当成农民工,其实里面装的全是书和学生的作业。”回忆起丈夫生前的种种,武维红无比心酸。

有一次,王五生的皮鞋破了一个洞,但他浑然不知,依旧穿着去上课、开会,最后被儿子王珉发现。妻子埋怨他只知道看书不顾体面,连忙去给他买了双新鞋。

前几年,有一所广东高校想高薪聘请王五生去做教授,妻子有些心动,他却拒绝了:“河池学院的领导对我都很好,数统学院和学生们需要我,我不能走。”

2008年2月至2013年7月,王五生任河池学院数学系主任。2013年7月,数学系更名为数学与统计学院,王五生任首任院长,直至2017年12月病重卸任。

2016年1月,王五生被推选为广西高等教育学会数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同时兼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他有一个心愿,希望能在河池学院设置数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为之不断努力。

2017年9月,像头老黄牛一样耕耘在数学领域三十载的王五生病倒了,但他仍坚守教学与科研一线。

今年9月10日,河池学院举行教师节表彰大会。当天10时,躺在病床上的王五生,接过了河池学院党委副书记韦仕珍颁发的从教30年荣誉证书和2019年教学名师奖。他双手紧紧抱住证书,用仅有的力气不住地点头,眼含泪水。


勇攀高峰,科研硕果累累

2017年9月的一天晚上,王五生在吃饭时感觉吞咽有些困难,于是第二天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患了食道癌。

即使重病在身,他依然奋战在科研一线。在王五生的书房里,放着一个氧气罐,以方便他伏案做学术研究时吸氧。患病期间,他还申报并获得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今年8月初,王五生癌症复发,有一天突然昏迷不醒晕倒在地,被推进了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因为喉咙里插了呼吸气管,他醒来后不能说话。于是他向医生挥手示意要写字,在纸上写下“我要见罗日才院长”几个字。

在下午探视时间,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罗日才去看望了王五生。王五生强撑病体,用颤抖的手在纸上歪歪斜斜地写下“基金”“想说话”等词语。看到字条,罗日才很快明白了,原来王教授最放心不下的,是今年准备到期但尚未结题的国家和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罗日才握着王五生的手,告诉他:“王教授,请放心,科研项目结题相关后续工作我已做好,你安心养好身体。”王五生艰难地点点头,眼角淌出一行泪水。

截至2019年8月,王五生主持了3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发表科学研究论文178篇,其中外文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近90篇,属于中科院SCI期刊2区以上的TOP期刊论文有5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0多篇。患病期间,他依然笔耕不辍,发表学术论文30篇,其中近20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

2000年以来,他撰写的科研论文几乎每年都荣获广西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或特等奖。2012年,他参与的《民族地区新建院校构建基于第二课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平台的研究与实践》教改项目,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他还曾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荣获二、三等奖。

他的研究工作,突破了非单调性和多积分项对积分不等式估计的制约。他在这两方面的突破产生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为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和稳定性理论贡献了新的思想、概念和方法,推动了学科发展。


辛勤耕耘,带病坚守教学一线

被确诊患癌后,王五生没有放弃自己的教学工作。在接受2个月的治疗后,他不顾学校领导、同事及亲友的劝阻,坚持出院回校上课。

他上的课程主要有数学分析、数学模型、常微分方程等。因为课程比较深奥、知识点多,他担心学生们听不懂,总是把板书写得很详细。学生们注意到,王教授瘦削的手上有置留针,身体相比之前,瘦了一大圈。

王五生为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同学们都亲切地称他为“五阿哥”。每次上课,他总是提前到教室,坐在讲台前,笑着等待学生的到来。下课后,他也不急着走,坐在讲台旁等着学生来提问。“有什么不懂的就问,不要觉得会麻烦我。”

“听了王教授的课,我爱上了数学,希望将来能从事和数学研究相关的工作。”回忆起王教授上课时的点点滴滴,学生刘芳芳潸然泪下。

由于癌细胞扩散,王五生加大了化疗频率,身体也越发虚弱,患癌1年多时,他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小。为了让同学们听清上课内容,他不得不带着扩音器讲课。

后来,在指导学生写科研论文时,他的喉部肿瘤增大,疼得说不出话来。于是,他就用文字代替言语,手把手指导学生完成论文。

学生蓝梦婷发现,上学期末开始,从不戴帽子的王教授开始戴着帽子上课。原来因化疗,他的头发掉光了。

住院期间,他仍然惦记着自己的教学工作。“等我病好了,下学期再给我安排一门课程,教授不上课不好。”躺在病榻上的王五生对罗日才说。


噩耗传来,师生追悼寄哀思

9月15日,在宜州区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了近1个月的王五生没能躲过死神的召唤,于8时50分去世,享年59岁。

消息传回学校,师生们都很悲痛,一些老师当场就哭了。

9月16日,在王五生追悼会上,本来只能容纳200多人的大厅挤进来300多人,许多在外地的学生赶来送他最后一程。李靖莲和倪思娅是2014年毕业的学生,目前都在柳州的鹿寨中学任数学老师。听闻王教授病逝,她们连夜调班,赶早班车前来参加追悼会。

追悼会当天,广西高等教育数学协会发来唁电,痛惜广西数学界损失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英才。

河池学院校长郎耀秀说:“王五生教授的去世,对我们河池学院的数学系乃至整个广西数学界,都是一个重大损失。他对数学科研的执著和对教学的热情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将传承和发扬他刻苦钻研、永不放弃的学术精神,努力把接下来的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