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科技赋能蚕桑产业 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监测技术落地宜州

来源: 编辑:吴海娇 作者: 发布时间:2025-10-20 浏览量:

一架搭载高光谱相机的无人机在宜州桑园上空巡航,它正以一种独特的“视觉”,为万亩桑园进行“健康体检”,精准搜寻着一种名为“花叶型萎缩病”的桑树瘟疫。10月15日至17日,河池学院广西蚕桑生态学与智能化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联合厦门奥普天成光电有限公司在前阶段田间数据采集、分析和模型构建的基础上,利用“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监测技术”于宜州区安马乡、刘三姐镇等乡镇持续推进这场“空中护桑行动”,以期用科技手段,牢牢守住蚕桑产业的安全防线。

在宜州,39.5万亩桑园不仅是地域名片,更是十万余户家庭生计所系。一场危机——桑花叶型萎缩病正在桑园田间蔓延,一旦个别植株感染,极易引发整片桑园发病,对蚕桑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制约了产业的高效、安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而目前,针对该病害仅仅利用化学防治方法很难达到根治的效果,仍以预防为主。

传统桑园病害监测主要依赖人工调查与抽样,不仅效率低、覆盖范围有限,且样本代表性不足,难以准确评估全园病害发生情况及发病中心。针对这一痛点,项目组创新性地利用无人机搭载高光谱相机对桑园进行影像采集,结合智能算法精准识别病害发生的细微迹象,实现了从“抽样估算”到“全域感知”,从“肉眼判断”到“慧眼诊断”,从“模糊定位”到“精准锁定”的革命性跨越,为桑园桑花叶型萎缩病综合防控提供数据支撑。

桑树病害专用无人机高光谱检测技术是宜州区农村综合试点改革项目——“宜州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才引进项目”的科技创新点之一,该项目由宜州区科技局牵头建设,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承办,是学院服务当地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当前广西高校中首次开展高光谱遥感技术对桑树病虫害进行研究与应用的案例。

谈及未来规划时,项目组核心成员覃玥教授表示,“项目组将持续优化模型算法,提升模型对不同病虫害的识别精准度与普适性,以更先进的科技赋能蚕桑产业,守护好宜州的每一片桑叶”。(作者:覃玥 拍摄:闫思远 校对:劳旻旻 审核:覃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