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六维”聚力筑就育人新高地 数理学院全力推动考研工作取得新成效

来源: 编辑:吴海娇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5-06 浏览量:

2025年,数理学院考研录取人数创学院历史最佳,从近年来最多的7人跃升至17人,实现了从逐步积累到崭新高度的迈进。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院近年来构建的“六维一体”考研工作体系,通过课程提质、银龄引航、学风建设、榜样示范、服务保障、校友反哺等多方面协同发力,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提质培优之路。

“金课”提质促考研考研引导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学院始终坚持“教学立院”理念,将考研导向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自2022年起,创新实施“两线三证”培养方案,在确保学生获得毕业证、学位证和职业资格证的基础上,将考研作为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方向。在教学安排上,学院实施“金课”提质计划,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对《高等代数》《量子力学》等核心科目,学院配强授课团队,由银龄教授和骨干教师担纲主讲,协力打造“金课”,提升学生学业获得感。同时,在专业导论课、学生专业规划辅导讲座中针对不同年级学生需求,有机嵌入考研政策解读、院校选择策略、复习阶段规划等内容,帮助不同年级的学生“早”在规划上、“跑”在复习中、“赢”在复试时。

银龄匠心考研:名师引路提升备考质量

学院充分利用银龄教师资源,引进4位来自211高校的资深教授,为考研学子提供高水平指导。东北林业大学吕海波副教授长期讲授《高等代数》,并义务辅导考研模拟题;广西大学高英俊教授结合学科前沿,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量子力学》,还定期给不同年级学生作《职业规划》讲座,深入剖析各类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给予学生前瞻性的职业规划建议;北京科技大学廖福成教授分享研究生招录经验,提升复试竞争力;东北林业大学的苏润洲教授,结合自身的学习工作经历,在讲座中鼓励学生立大志,行大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考研动力。

四年以来,银龄教授们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素养感染学生,成为考研路上的“引路人”。在他们的助力下,物理系2025年考研录取人数从去年的1人增至7人,实现大踏步的进步。

学风建设强考研: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学院以学风建设为抓手,秉承“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理念,连续十一年举办学科技能活动月,充分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以“学生自主,教师指导”的方式激发参赛兴趣,强化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考研打下坚实基础。在管理机制上,学院实施低年级晚自习安排,提升学生自主管理与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严格课堂考勤和学业考核,以金课的“挑战度”促进学生学业的“完成度”“掌握度”。四年来,学院考研报考率持续攀升,学习氛围日益浓厚,形成了“以考研促学风,以学风助考研”的良性循环。

榜样示范领考研:典型引领激发奋进力量

学院高度重视榜样育人作用,通过“树典型、立标杆”的方式,激励学生向优秀看齐。每年举办学院年度表彰大会、优秀毕业生考研经验交流会,邀请成功考取研究生的高年级同学分享备考心得,形成“传帮带”的良好传统。此外,学院还推出“考研风云榜”,在宣传栏、学院新闻网站等平台展示优秀学子风采,营造“学标杆”“当标杆”的向上氛围。

服务保障稳考研:全程护航助力学子圆梦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筹措各方资源,千方百计为考研学子提供全方位保障。尽可能在博士工作室、实验室内设立“考研加油站”,既优化了学生的备考复习环境,又拉近了师生距离,方便指导教师随时解答学生备考疑惑;在备考中,学院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积极对考生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学生考试焦虑。

在复试和调剂阶段,学院更是精准施策,安排银龄教授进行模拟面试,提供调剂信息咨询,确保“上线不落榜,调剂有出路”。2025年,学院共有6名考生通过调剂成功上岸,调剂成功率创历史新高。

校友反哺励考研:感恩文化凝聚发展合力

学院积极搭建校友交流平台,通过校友讲座、捐赠助学、校企合作等方式,反哺母校发展。2021年,学院校友、广西嘉育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华飞女士捐资10万元设立“华飞优秀学子奖”和“考研优秀指导老师奖”,进一步强化正向激励。华飞女士的捐赠不仅提供了物质激励,更传递了“饮水思源”的精神力量。

从7人到17人,数理学院考研工作的跨越式发展,是学院多年来坚持“以生为本、质量为要”办学理念的生动体现。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六维一体”培养模式,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数理力量”。(数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