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会仙学术沙龙】第二期:诗何以兴——再论《诗经》的文化意蕴

来源: 编辑:韦柳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0-14 浏览量:

10月11日下午,“会仙学术沙龙”第二期在学校创意写作中心举行。文传学院教授熊建军围绕论题《诗何以兴——再论〈诗经〉的文化意蕴》展开了演讲。沙龙由文传学院教授寇占民博士主持,共有10位教授、博士参加了沙龙。此外,沙龙还吸引了其他教师和宜州市相关人士参加,活动持续两个半小时。

熊教授在主题演讲中认为:孔子论诗,以“兴观群怨”之说最具影响。联系其原始意义,“兴”明显具有原始文化和原始宗教的话语表达特质。他在演讲中分析儒家思想的产生与其社会作用,认为儒家思想具有祝宗卜史的知识体系和功能;早期的“兴语”和“兴诗”是原始宗教中祭祀礼仪的元素;《诗经》中的“兴”与《周礼》中的“兴语”、“兴诗”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结合以上三者,熊教授认为孔子所谓的“兴”是“祭礼”的重要内容,早期诗歌是国子掌握祭祀仪式的基本教典,而祭祀礼仪则是通过具有“兴”这一特质的语言来完成的。“诗可以兴”实际上指通过《诗经》的学习可以掌握“兴祭”所需要的特殊语言和形式,是当时儒家对弟子继承周礼的一个基本要求,它与联想、想象应该没有关系,最终关系建立或者是后学的附会。

50分钟的主题演讲结束后,在场教授博士们进行了热烈讨论。寇占民教授主要从文字学角度肯定并补充熊教授对“兴”的历史溯源,详细讨论“兴”在甲骨文、小篆、金文中的字形演变,认为熊教授对“兴”的论证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证据链,但还可以增加“兴”在小篆中的用例。寇教授还提出“兴”可以作为上层贵族的一种能力理解,具备“兴”的能力才能够对内管理邦国,对外应对诸侯。

熊教授部分观点也受到万志全、杨亚林、周淑婷等学者的质疑。万志全教授认为研究“兴观群怨”之“兴”本该考虑“兴”的语用,而非语意,研究是否存在方法论的问题?万教授还反对熊教授“礼后乎诗”的观点,认为应该是“礼后乎人”。杨海明教授则认为应该从语意和语用两个角度来讨论。周淑婷博士则认为研究孔子“兴观群怨”之“兴”不能脱离其产生的历史文本语境,认为孔子是在教育弟子、谈论《诗经》、作为读者这样具体的语境中谈到“兴”,这个文本语境如同拴马桩,拴住“兴观群怨”之“兴”,以避免意义的漂浮。周淑婷博士支持万志全教授和杨亚林教授的观点,打了个比方说“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就如同一棵大树从根到分叉到顶端枝叶,“兴观群怨”之“兴”处在“兴”字历史演变的哪个阶段?在根还是在分叉或者在枝叶?而熊教授对此认定不清晰。

此外,引起争议的另一个问题是如果“兴”是作为上层祭祀行为,那如何解释“兴”在民间的语用传播?杨亚林教授认为兴作为宗教祭祀毋庸置疑,是否是由于上层的“兴”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和形式。申宾博士则认为对于祭祀的理解不可狭义,可以理解得较为宽泛,不仅上层贵族有国家层面的正式祭祀,也有民间祭祀。

现场讨论还涉及很多具体细节,比如“群”、“怨”的解释、“怨”与“刺”的区别等问题。

主讲人熊建军教授主要从事文化传播、古代文学批评和新媒体传播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在《中国文学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家》、《天府新论》等CSSCI来源期刊和北大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篇,共发表论文四十多篇,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全文转载1篇;出版专著一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目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疆民族间的跨文化传播的经验与问题研究》的研究工作。(文学与传媒学院 文/周淑婷 图/周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