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理班主任田米香老师作开场白
10月13日下午,在会仙山下河池学院图书馆清风读书室,同学们静静围坐在四周。微风不燥,阳光正好,透过窗子照在一排整齐厚实的读物上,一场主题特别、形式轻松的新生主题班会在此进行。
这是一场讨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论断”的班会,是一场大学新生重塑自我认知的班会,也是一场立足大学重构“人的未来”的班会。学校党委书记甘毅教授以班主任的身份走进他联系指导的班级——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5级4班,与全班42名学生开展面对面交流。他亲切风趣的话语、和蔼儒雅的面容让会场愉悦和谐。大家围绕问题论断畅所欲言,一个个大写的“人”逐渐在读书室里浮现起来。

蓝海滩、马敬钧同学主持班会
学子分享:我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论断”的认知观

郑欣雨、韦佳妤、陆华毅、李水媚同学发言

刘贝贝、蒋小丫、李洁梅、潘海琳同学发言
“人究竟是什么?”在19世纪,伟大的政治思想家、哲学家、革命理论家马克思早已给了我们一个穿透时空的答案:“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对此,郑欣雨同学说道:“我们的大学时光,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在与老师、同学、集体的互动中勾勒出“我是谁”的轮廓。
在韦佳妤同学眼中,家国关系为“人的本质”设下了一个重要的命题。她说,作为新时代青年,应以马克思作为标杆,将个人成长、家庭规划融入国家现代化的大局观中思考。无论是扎根乡村振兴第一线,还是立足科技攻关的前沿,我们都需要以奋斗姿态为祖国建设添砖,为小家幸福加瓦。
陆华毅同学表示,马克思主义曾经刻在高中政治课堂的框架里,如今不经意间翻开了《马克思的故事》,走进了他那跌宕起伏的一生,才猛然惊觉,马克思分明是从滚烫现实里生长出来的思想者,每一个观点都不是凭空的推演,而是对现实人生疾苦最深刻的回应。
李水媚同学回忆起高中时参加“儿童之家”的志愿经历,深有感触:“在那里,我遇见了一群特殊的孩子:有的听不见世界的声音,有的说不出心底的话语……我忽然明白:残疾或许改变了他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却从未阻断他们建立社会关系的渴望”“这段经历,就像一把钥匙,帮我打开了理解人生的大门:个人的努力与他人的关怀,正是战胜暂时生活困境、走向优秀的两股关键力量。”
刘贝贝同学以自己从辽阔的北方到达河池学院这个“见桥大学”为例,讲述了在老师和同学的关怀下,内心由不安到落地的过程。她说:“河池学院‘眼中有桥、心中有桥、脚下有桥’,而我将要带着从这座‘靠山’获得的、足以面对任何远方的自信与从容不断地成长。”
蒋小丫同学直奔主题,“人并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通过与他人的关系和互动逐渐形成的。马克思的理论是一把钥匙,让我们更加明确,人的本质并非静态,它是随着我们与社会的互动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集体与个人的关系,社会与个体的关系,是我们理解人的本质的关键。”
李洁梅同学深情地提到,“当我们走进河池学院时,博学的老师、友好的同学,以及学校的助学贷款、食堂里的翻新菜谱、中秋节的免费加餐票、公寓逐渐完善的设施、图书馆深夜不熄的灯等,都是‘人文关怀’最朴素的表达。河院的这些善举,正是我们主动构建温暖社会关系的实践,河池学院这座靠山将为每一位学子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
潘海琳同学表示,“正如河池学院‘修德 弘毅 勤业 致远’的校训所启,我们要以初心为墨,以实践为笔,在追求真理的苦涩与甘甜中,在社会关系的交织与淬炼中,写下‘奋斗无悔,担当有成’的青春注脚。”

在自由交流环节,陈洁琼、唐雨双、姚景顺、兰彩虹等同学围绕主题表达了看法
班主任寄语:以认知为开端,让阅读成为习惯,努力成长为新时代思政人

甘毅书记总结讲话
在同学们的掌声中,甘毅书记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
“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罗斯·特里尔的名著《毛泽东传》中说,中国的革命事业是从图书馆开始的。”甘毅书记饶有风趣地说道,“今天选择图书馆清风读书室面对面地交流座谈,很有意义。”甘毅书记追忆起自己的求学时光,认为大学是一生事业的开端,而进入大学首先从对“人”的认知开始。他告诫同学们,我们对人的认知包含对人的本质的认知、对河池学院的认知和对河池学院人的认知,要从正确的认知中安排学业、布局人生。他向同学们提出了三点期许:一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要全面、立体、深刻地认知一个可爱可敬、有血有肉的马克思形象。马克思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也都是常人,有自己的求学观、择友观、择业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要从马克思对生活的态度、人生的追求和改造世界的情怀中,真切感悟马克思的思想观念、格局境界、理想信念,促进自身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相通、情感共鸣,从而更好理解、认同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二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要将专业学习和博览群书结合起来,全力学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作为大学生,尤其要培养专业精神,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带着问题把专业课程学专学细、学深学透;在专业之外,带着乐趣博览群书,触类旁通,独立思考,养成通变思维和爱好学术的学习旨趣;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学习成果,获取真知。三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要洞明“人的本质”,树立正确的思想,力争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干好事业、过好人生。民族复兴伟业落实在一件件具体的实事中,凡事要看清本质、抓住关键、切中肯綮、直奔实质。关键还要付出实际行动,希望同学们带着对河池学院的热爱和责任,将“纪律严明、氛围和谐、高质高效、自强卓越”的校园管理理念赋能于身,在大学四年的生动实践中为一生打下基础,母校要当好大家的靠山、大家要成为母校的骄傲,每个人既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也要活成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样子。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5级4班师生合影
从图书馆开始,从对自己和对人的认知开始,开启大学之门,阳光正好,微风不燥,龙江水清映照师生其乐融融。这场特别的班会,生动诠释了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同学们对所学专业和未来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将带着师长们的叮嘱教导,把握好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在新时代思政教育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作者:韦文韬 拍摄:韦文韬 校对:罗冬雨 审核:杨玉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