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推动自强卓越的教育发展——河池学院组织全校师生收看电视剧《阵地》

来源: 编辑:吴海娇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9-17 浏览量:

9月16日晚,电视剧《阵地》接档登陆CCTV-1黄金时间。《阵地》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点剧目,也是中宣部2024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出品。

学校领导及职能部门、教辅单位教职工在弘毅楼205报告厅主会场观看《阵地》。

该剧共38集,主要讲述1938年至1944年期间,日本侵华、山河破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夏衍、郭沫若、田汉、巴金、柳亚子、陶行知、徐悲鸿、茅盾、欧阳予倩等一大批爱国进步文化人士云集桂林,与以李克农为代表的桂林“八办”(八路军桂林办事处)一起,在绝美的山水间,以笔为枪,以舞台做战场,通过新闻、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一系列文化运动,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流亡与复兴、时艰与责任、生存与死亡、个人情感与民族情怀等都转化为抵御外来侵略的民族文化长城,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文化抗战”的故事。

公共管理学院教职工在会议室集中观看《阵地》。

河池学院将其作为“开学第一课”思政课重要组成内容,并在当晚通过“主会场+分会场+自行观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校师生观看,结合抗战时期浙江大学西迁宜州的“文军抗战”故事,让广大师生更深刻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先辈们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激发爱国热情。师生们表示,将会以各种方式继续收看该剧,并以此为契机,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传承和弘扬好伟大抗战精神,推动自强卓越的教育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部分师生在表演厅、教室分会场观看《阵地》。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明进表示,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观《阵地》后深受触动。该剧全景呈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桂林文化抗战历程,彰显了文化和统一战线的强大力量。高校思政课堂亦是重要思想阵地,我们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守立德树人主阵地,将剧中红色故事融入课堂教学,筑牢学生理想信念之基,传承好红色基因,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数理学院辅导员姚宁表示,《阵地》以文化的守护与传承为主题,展现了理想信念的力量。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深受触动,也更加意识到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责任。我们虽不面对硝烟,但同样需要坚守“育人阵地”。以文化人、以情感人,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文化阵地”的坚守,是过去文人的以笔为枪,凝聚民族的灵魂;“育人阵地”的坚守,是如今我们的以爱为炬,点亮学生的理想信念。在育人路上,守住学生的精神信仰,便是守住了新时代最珍贵的“阵地”。

人工智能与制造学院学生谢举鸿表示:文化虽无形,却如利刃般穿透黑暗,成为御敌的强大武器。先辈们在危难时刻展现出的担当与智慧,值得我们永远敬仰与铭记。他们的精神,也必将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砥砺奋进、勇毅前行。作为大学生,我们的“阵地”是课堂与未来。我会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主动参加实践活动,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把个人成长融入时代发展,以青春之我守护新时代的“阵地”。

公共管理学院学生尹金未表示,该剧既是对先辈热血坚守的深情致敬,更是对文化磅礴力量的崇高礼赞。无论岁月如何流转,守护文化薪火、坚守精神信仰,始终是一个民族挺立不倒的根本所在。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要以先辈为榜样,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践行精神信仰,用青春力量守护文化薪火,让民族精神在传承中焕发新活力。(作者:吴海娇 拍摄:吴海娇 校对:韦文韬 审核:杨玉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