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大课堂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7月12日至18 日,我校组织16支实践团队共计120余名大学生,在来宾市忻城县古蓬镇上浪村、板内村和龙球村,开展围绕支教助学、调研走访、爱国教育、家电维修、安全宣传等多维度的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
在支教活动中,实践团教研组深入村落宣传,动员60名儿童参与其中。实践队员化身“全能教师”,开设了趣味英语、奇妙物理实验、板鞋体育活动、经典朗诵、声乐等10门特色课程。课堂上,队员们用生动故事讲解知识,用简易器材演示原理,用温暖话语疏导困惑。孩子们在学习和互动中解锁新技能,结识新伙伴,队员们也在教学相长中锤炼了担当。

支教团教授手语课
在调研走访与便民服务活动中,实践团队深入田间地头、村民家中围绕乡村发展的民生与产业需求,聚焦乡村教育、留守儿童关爱、桑叶养殖技术等问题与村干部、老党员、村民进行面对面交流,详细记录群众需求与建议。此外,家电维修实践团进村入户提供志愿服务,对村民家中老化或出现故障的电风扇、电饭煲等家电逐一拆解检测、更换零件,成功修复多件家电,以专业服务解决村民实际困难,得到群众广泛认可。

调研团到村民家中进行实地考察

指导老师为家电维修实践队员现场解疑
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我校“红星护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队分别于7月14日、15日上午在板内小学和上浪小学举行升旗仪式。此外,还开展《爱我中华》歌曲创作背景讲解、歌曲教唱、挥舞小红旗等活动,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在上浪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在安全宣传中,学校保卫处联合实践团队开展 “平安在身边” 主题宣传活动。活动中,队员们通过走访村民,发放防溺水及用火用电安全、防范诈骗等宣传手册,向村民讲解应急自救知识,普及各类安全常识。此外,针对留守儿童和老人群体,队员重点叮嘱注意事项,切实筑牢乡村安全防线。

实践团成员给村民普及安全常识
此次 “三下乡” 活动中,120 余名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既为乡村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也在实践中深化了对基层的认识。下一步,我校将持续优化社会实践育人模式,引导更多青年学子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成长成才。(作者:曾子夏 拍摄:河池学院暑期“三下乡”宣传组 校对:徐辛酉 审核:王爱林、高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