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甘毅到文学与传媒学院、人工智能与制造学院调研强调 努力培育“新工科+新文科”的“双子塔”

来源: 编辑:罗冬雨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7-09 浏览量:

7月8日上午,我校党委书记甘毅到文学与传媒学院、人工智能与制造学院调研,强调要有强烈的革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在传承弘扬学校70多年优良办学传统的基础上重塑学院形象,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文学”融合发展路径,以Al为“空中桥梁”,为人文赋理,为机器立心,着力培育新的标志性品牌,努力发展成为闪耀河池学院的“新工科+新文科”的“双子塔”,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文学与传媒学院,甘毅来到东西文学馆和凡一平文学馆,详细了解学校写作人才培养情况。在听取学院工作汇报后,甘毅指出,写作人才培养是学院的一大优势,走出了茅盾文学奖得主东西等一批名作家,“作家摇篮”已经成为学校的一张最亮丽的名片,要始终坚守并传承名师名作家的优良传统和核心优势,持续提升文学创作拔尖人才培养的品牌影响力。要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时代,推进新文科的建设与发展,深刻把握新文科的核心理念与发展方向,系统谋划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主动顺应时代发展大势,着力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要充分挖掘文学疗愈人心的独特价值,开展系统性研究探索,推动文学与思政课程深度融合,为广大师生传递更多积极正向的情绪价值,筑牢思想引领和心理建设的双重根基。

我校人工智能与制造学院成立于2021年,在广西高校中走在前列。甘毅先后走进办学成果展厅、无人机实验室和人工智能综合应用实验室,深入了解学院建设发展情况,对学院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建设成效特别是精准赋能河池桑蚕产业发展表示充分肯定。就学院的下一步发展,甘毅强调,一是顺大势,顺应时代发展大势,从政治高度与产业赋能双重视角出发,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大局;二是扬优势,精准把握学院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自身定位,全面梳理学科优势与短板,在巩固桑蚕产业服务优势的基础上,突破领域局限,加快成果转化,积极拓展新的发展赛道;三是造时势,充分发挥新工科服务大产业的特色优势,提升产业赋能能力,深化和文学与传媒学院的跨学科协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人文领域的创新应用,形成优势叠加。

学校办公室、文学与传媒学院、人工智能与制造学院相关领导参加调研。(作者:吴海娇 拍摄:吴海娇 校对:肖佳 审核:韦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