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举行成立40周年庆祝活动。作为国家和自治区布局在革命老区河池市唯一一所本科高校,我校主动承担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成立40周年文艺展演任务,在庆祝大会现场为观众带去一场视听盛宴,收获好评不断。
精心组织 体现学校速度
为确保文艺展演顺利进行,我校党委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由学校宣传部、办公室、学工处、教务处、团委、后勤处、体育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等多部门组成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成立40周年文艺展演排练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文艺展演的策划、排练工作。从文学与传媒学院、体育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商学院等二级学院招募了学生志愿者641人,作为汇演的基础演员、音乐演员、舞蹈演员、彩调歌手等。自10月22日起,学生志愿者克服学业压力,利用课余时间,争分夺秒进行排练,仅用30天的时间顺利完成了所有节目的排练。
排练期间,学校党委书记韦安光、校长马少健等校领导高度重视和关心,多次前往罗城调研项目进展情况,与相关负责人员交流座谈。同时,前往东区田径场、艺术楼等地看望慰问参演的师生,了解排练情况和排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韦安光表示,此次与罗城的项目合作,是我校服务地方的重要项目之一,学校高度重视,调动了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全力为推进民族团结、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学校贡献。
精彩纷呈 彰显民族魅力
为了充分展现罗城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展现地方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展现新时期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精神风貌,精心编导设计了《序曲》《凤兮仫佬》《七彩山乡风情厚土》《石榴结子一家亲》等四个文艺展演章节,各章节形式多样,各有亮点,重心突出,各有侧重而又相互关联,组合成一部恢宏壮阔、气势磅礴的仫佬族人民发展史诗。
首先,一曲仫佬族民歌拉开了文艺展演的序幕。歌手们身着精美的民族服饰,用深情的歌声传递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后,充满民族特色的舞蹈表演《竹筒舞》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突出罗城“山头尖、笔头尖、筷头尖”特色,以震撼人心的大鼓阵开篇,用脍炙人口的歌曲《尖尖谣》托起高潮,让观众感觉到浓郁的罗城地域特色和仫佬文化的冲击。
第一篇章《凤兮仫佬》,聚焦罗城的历史沿革和传统文化。情景音画《凤凰飞过九万山》以独具特色场景呈现,高科技无人机领衔天空,把神话传说生动呈现;歌舞《赶歌坡》,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坡节”淋漓再现;《廉政风华万代传》关注廉政文化,辅以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彩调剧,古今结合,别具一格。第二篇章《七彩山乡 风情厚土》,着重呈现罗城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情景音画《大稻之魂》,把求雨、傩文化、敬献稻穗、稻草龙、依饭节等罗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一串联;歌舞《相爱之城》点出罗城的魅力所在,表达浓厚的家园情怀。第三篇章《石榴结子一家亲》表现的是民族团结大主题,切合时代脉搏,紧扣中央精神,将活动推向高潮。
传承文化 助力地方发展
此次展演,不仅是我校艺术教育成果的全面展示,也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文艺展演,我校成功地将仫佬族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相结合,为罗城的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同时,进一步彰显了我校在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服务地方等方面的实力和担当。
长期以来,我校与罗城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与合作。此前,韦安光等校领导曾多次率队赴罗城就校地合作进行考察交流。2023年12月16日,第五次仫佬族文学发展交流会在我校举行。交流会把理论研究和办实事相结合,以文化为地方服务、为教育赋能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交流探讨,对仫佬族文学再次进行了升华、总结和提高,对仫佬族文学的发展和传承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此外,我校各二级学院先后多次到罗城开展相关文化交流活动,如美术与设计学院赴罗城参加怀群镇第一届山水文化旅游活动,并参加“山水风光书画摄影展”;美术学专业师生开展“河池学院师生画罗城”油画风景课程写生实践;音乐舞蹈学院助力纳翁乡首届瑶族风情文化旅游活动开幕式文艺演出等。
此次展演,只是我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缩影。展望未来,我校将始终坚持“扎根河池、服务地方、面向基层”的服务面向定位,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强校地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努力成为优秀的地方人才培养基地、地方技术服务与技术创新和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心。(作者:罗冬雨 拍摄:肖佳、吴海娇 校对:吴海娇 审核:韦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