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迎70周年校庆•校友记忆】石秋香:母校——送我远行的渡口

来源:河池日报 编辑:罗冬雨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1-19 浏览量:

编者按:2021年12月4-5日,河池学院将迎来办学70周年华诞。七十年扎根老区写春秋,七十年初心不改育新人。从最初的宜山师范,到河池师专,再到河池学院,一路走来,拓荒与创业同在,光荣与梦想同行,我们与祖国发展同向同行、与时代进步同频共振,在时代发展中贡献了“河院”力量。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在70周年校庆到来之际,我们在学校官网特开辟“迎70周年校庆•校友记忆”专题,邀请广大校友,离退休、在职教职工投稿,或写彼时母校求学事,或忆师友同窗情,或谈学校办学成就,为河池学院70年峥嵘岁月献礼。

今天,我们推出校友石秋香女士的文章《母校——送我远行的渡口》,共同追忆那段美好的时光!



石秋香


母校,是我人生小船停靠的渡口,也是远行的渡口。一切都是我的幸运。我幸运自己获得了靠近这个渡口的“船票”——宜山师范录取通知书。

给我带来幸运的是1982年那个赤日似火而又禾黄米熟的夏天。初中毕业的我中考结束,就回家帮我的父母和兄长们一起在他们耕耘的田垌搞“双抢” ——抢收早谷,抢插晚稻。不,准确地说,也是帮我自己。我吃的每一粒粮食,都是父母兄弟们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的结果。

那时候的我,已经学会为谷子迟收、晚收而忧虑和操心了。所以,每天,我都是起早贪黑地到田里割谷、打谷。

这是我在等待中考结果的日子。

这个结果让我望眼欲穿。

因为望得太久,又被我不经意地忘记了。而这个结果就在我差不多忘记的时候,却蓦然而至了。当这份等待蓦然而至的时候,竟然来得轰轰烈烈、山鸣谷应。乡邮递员把录取通知书送到我们水洞赵家湾的那片宽宽的田垌,他亮开粗大的嗓门,长声吆吆地喊:“水洞赵家湾石秋香有挂号信。”他的声音喊得整个田垌都浮起来。听到喊声,正在踩打谷机的我,像一股风似的从田里跑过去。

“满妹!是不是录取通知书到了?”

我还没有拆开信件,在田里把一切活路都停下来的父亲和兄长们,急切地望着我。

“是啊!是啊!宜山师范的录取通知书!”我把手中的录取通知书高高地举过头顶。

最激动的是父亲,他从我的手上接过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就一遍一遍大声地念。似乎,父亲要用他的声音向水洞宣称,向赵家湾宣称:“石家满妹高中了!石家也有人吃皇粮了!”在上世纪80年代的农村,家里有人吃皇粮,是全家人的荣耀,是全村人的希望。父亲决定浓墨重彩,轰轰烈烈地渲泄这份荣耀:提前杀年猪,摆上三桌五桌,请村里的亲戚朋友为高中宜师的满妹热热闹闹地庆祝一番。

这是赵家湾的第一场“升学宴”“状元酒”。

也有人不以为然,不就是读师范吗?

在那个吃不饱的年代,只有出类拔萃的初中毕业生,才能被师范录取。

尽管有人看不起,但是,我为自己兴奋:宜山师范,就是我眼里的北京大学!是我梦中的清华大学!

把宜山师范当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我,用像读清华、北大那样的勤奋和虔诚,做好师范三年的学问。

如果不勤奋,愧对的是家中省吃俭用的父母和田间劳作的兄长,愧对的是乡里亲友的殷切期望。更何况,党和国家供养了我三年,仅此,我就应该勤奋。也正是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才让我今后获得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本事和力量。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本事和力量让我终身受益。

图片说明依序为:1.1984年10月,校运会前夕在宜山师范足球场旁边的跳高场地训练,备战校运会(左二为石秋香);2.1984年国庆节,宜山师范19班班委徒步去龙江一桥等地开展社会调查(中间为石秋香);3.1984年国庆节,宜山师范19班部分同学徒步去九龙洞、铁路中学等地开展社会调查(前排中为石秋香);4.1984年元旦,与16班杨静师姐、本班部分女同学去登北山(前排右为石秋香)

第一次让我受益的是走出校门的1985年8月。当时,曾有这样的规定,宜山师范的毕业生大多都是“乡来乡去地”回到原籍所在地的学校任教,我却如同一步登天留在宜山县城(今宜州区)最好的学校——宜山实验小学任教。这个结果,是我在怀远小学实习期间争取得来的。

这个珍贵的工作,得益于一堂实习课。实习期间,指导老师说有两位县城来的学校领导想听我们实习生的课,有信心的请报名。听说是县里来的,不少同学望而生畏。当时,才十六岁的我却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量,充满信心地报名讲课。因为我非常熟悉课本内容,不仅是为了上好课、备好案,更是喜欢文学生动细腻的文字描述,也是这份对文学的诚挚热爱和精益求精让我受益匪浅。于是,我选择了最擅长的课文《猫》。

为了上好课,我使出浑身解数,把在学校学到的音乐、绘画、板书等各项教学本领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了。课堂上,先声夺人用手风琴演奏了一支歌曲《小花猫》,把课题“猫”自然引入,然后再用简笔画将一只神态可掬的猫快速画了出来,再加上生动活泼的课堂和趣味问答游戏,不仅授课的学生尽情参与,连老师也听得津津有味,听课老师的课堂点评也是赞赏有加。勿庸讳言,课堂上所有教学本领的展示,都是得益于母校对师范生严格的训练打下的扎实教学基本功。这节课的成功,成为我进入实验小学的绿灯,也是我有幸拜入何琨校长和黄石生书记门下的一张名片。

带着在母校学到的一身本领,我充满自豪和陶醉踏入实验小学。然而,出师未捷,却被入门的小试一瓢冷水泼得从头凉到脚。因为刚入师门,面对陌生的学生和环境,加上课堂秩序管理经验不足,导致新教师“见面课”泡汤了。一种危机感犹如沉重的黑云重重地向我漫过来,如此这般的我,会不会没开始就结束回老家了?

我赶紧冷静下来认真反思,总结不足,把母校的知识技能与新学校的要求结合起来,重新振作起来:主动向优秀教师和前辈拜师学教,先后拜了10多位有经验的骨干教师作师父。工作上积极主动、勤奋虚心,休息时间也常常自己练习。慢慢地,教学质量开始有了起色。学校搞教材实验,我主动请求挑战;学校搞教法实验,我主动请缨尝试。教案写了一摞摞,鼻子哭了一回回。凭着一股敢闯敢干的牛劲、一股吃苦耐劳的牛力、一股勇往直前的牛气,把普通的教材从校级精品讲到了全国优质。1996年,我参加全国小学作文课堂教学比赛,所执教的小学作文课《人物对话片断描写》,征服了时任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张田若教授、郝家杰副教授等评委;参加全国农村小学作文课堂教学比赛,获得了全国一等奖,大赛负责人朱学思教授给予高度评价。时任河池市教研室主任莫善泉说,想不到,河池市第一个捧回国家级一等奖的教师,是一位不到30岁的小姑娘!

图片说明依序为:1.1985年7月10日,宜山师范毕业的宜州籍毕业生在师范操场合影留念(三排左二为石秋香);2.1985年4月17日,宜山师范十九班学生赴桂林参观学习合影留念(一排左三为石秋香);3.1985年7月10日,宜山师范十九班学生在师范操场的毕业合影留念(二排左六为石秋香)

教育的初心与使命,让我一辈子与教育融为一体,与母校建起解不开的情缘。我先后3次学历提升,都是在母校完成的。1997年,我在母校获得政史系毕业证;2002年,我又参加成人高考,考入当时在河池师专委培的浙江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继续在母校深造3年;2010年,我荣幸成为黄白教授申报的自治区级教育学科教学团队的成员,有幸跟随河池学院时任校长郎耀秀,以及时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罗之勇等领导老师们再提升、再学习。从2014年至今,相继被聘为“河池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池学院一线教学指导名师”。

一路走来,每一步都步履蹒跚,但每一步都铿锵有力,流下的汗水和泪水终于印证在一沓沓烫金的证书上。37年的教育坚守,我也从骨干教师成为一名优秀的学校管理者。

如今,我所管理的宜州一小成为当地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校园、全国少先队优秀集体、自治区学雷锋示范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40多项荣誉称号。不仅仅是我个人,我的家庭也与母校结下深厚的情缘:我的爱人是河池师专1978级学生,爱人的哥哥嫂嫂都曾是河池师专的教师。如今,我儿子黎砾也是河池学院的老师。

图片说明依序为:1.1985年7月10日,宜山师范毕业照;2.2000年7月,河池师专(函授)毕业照;3.2005年6月30日,浙江师范大学(函授、在河池学院委培)毕业照

现在,我年过半百,教育激情不减。教育,已经成为我毕生的追求。我的每一步成长,都是母校给机会,都是老师在引领。可以说,没有母校宜山师范——河池师专——河池学院,就没有我的今天。

2021年,正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恰逢学校办学70周年。回顾在母校求学及提升的历程,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如今,校园变美了,实力提升了,师生们变得更优秀了,但是不变的是母校培育的那棵香樟树——那棵当年在我们班教室门口、如今在礼堂前的香樟树。香樟树所传递的“忠诚执著,求真朴实”的精神没有改变,母校严谨治学、老师严格训练、师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精神没有改变。也正是这些不曾改变的精神品质,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师范人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社会栋梁。

吾校荣光,母校辉煌。母校——送我一生的情缘;母校——送我们远行的渡口;母校——送学子们前行的灯塔。在母校办学70华诞即将到来之际,衷心祝愿母校龙水汤汤成伟业,桃李满园夙愿酬。



作者简介:石秋香,宜州区第一小学校长。曾就读于河池地区宜山师范1985届、河池师专政史系2000届函授班、浙江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2005届函授班河池学院办学点。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广西特级教师、广西八桂名师、广西创新争先科技之星、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60多项荣誉称号。《民族地区小学魅力教育教学研究探索》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2019年广西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所带领的宜州一小于2020年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全国第二届文明校园、全国优秀少先队优秀集体。《中国教育报》《广西教育》《中国报告文学》《教育观察》《河池日报》等媒体对她的个人事迹和学校教学改革成果作特别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