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文学大讲堂】第八期:作家李西闽到我校作“坚持是一种信仰”专题讲座​

来源: 编辑:韦柳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6-02 浏览量:


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更多的创作可能性,由河池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创意写作中心主办的河池学院作家进校园系列讲座“文学大讲堂”第八期于5月30日晚,在弘毅楼1-205会议室开讲。主讲人为著名作家李西闽,讲座由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陈代云主持。

讲座开始,李西闽引用恐怖电影《迷雾》中画家大卫在遭遇邪恶的“迷雾”侵袭后,不断逃生的绝望路途中,坚持着生的希望,最后获救的故事来引出他要讲述的中心“坚持”。随后,李西闽以自身经历出发,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讲述了关于自己的故事和写作之路。

李西闽讲述了在青少年时代,是写作支撑他熬过了在故乡的饥饿与贫穷;他虽憎恨故乡的贫穷,但也感激故乡给予他的灵感,才使他写作了唐镇三部曲。李西闽对他20年的部队生涯如数珍宝,在部队里,他晚上会蒙在被子里写作,坚持在业余时间去写作,终于在部队里的第三年,发表了散文《枯树》。部队生涯中,他也积累了大量的人物素材和故事。

李西闽讲起他遭遇汶川大地震,被埋废墟76小时这一伤痛经历时,他用较为轻快的语调,把他的亲身经历讲述给学生。他说,在这被埋废墟的76个小时中,他从希望到绝望,靠着仅能动弹的右手去刮铁钉,不断让自己感到疼痛而坚持着清醒,同时也是文学的力量支撑着他坚持自己的生命。李西闽在获救后,他就以自身经历写下来《幸存者》,他强调《幸存者》就是记录个体在地震中的经历和坚持。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中,对于学生的提问:“如何塑造卑微者的形象?如果自己的创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否应该反复修改?”李西闽的回答是这样的:“在塑造人物时应该站与‘卑微者’平等的位置上;如果自己的创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更应该构思新的故事,然后在写作过程中解决前面创作存在的问题”;对于学生存在“文学的卑微感”的疑惑,李西闽解答:“对文学存在卑微正因为你敬畏文学,这在文学创作中是很宝贵的”;……李西闽用自身经验与他身边的故事,给学生的提问给予了自己的见解与建议。

讲座前举行了驻校作家聘任仪式,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欧阳珍为李西闽颁发了聘书。(文/颜键芬  摄影/周艳影)